5月以來,銀保機構開啟密集調研模式。
瞄股網6月10日:短線大盤技術上還有回調壓力 耐
今日可申購新股:無! 〗袢湛缮曩徔赊D債:無! 〗袢丈鲜行鹿桑籂N能電力! 〗袢湛...
數據顯示,5月以來共有106家銀保機構合計調研906次。其中,保險機構累計調研752次,較去年同期增加100余次;銀行理財子公司共參與調研154次,較去年同期增加32%。
行業方面,電子設備和儀器、電子元件、金屬與非金屬、區域性銀行等板塊成銀保機構調研重點。個股方面,怡合達、偉星新材、埃斯頓等上市公司受到多家銀保機構關注。
險資5月以來調研700余次
數據顯示,截至6月14日,共有91家保險機構合計參與調研752次,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其中,長江養老調研總次數居首,達到57次;中國人壽、平安養老緊隨其后,調研次數均達40次以上。

銀行理財子公司調研次數也有所增加。5月以來截至6月14日,參與上市公司調研的理財子公司有15家,調研次數累計154次。其中,招銀理財調研次數最多,達34次;興銀理財緊隨其后,調研次數在20次以上。

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調研次數較去年同期增加32%,但仍不及險資。
業內分析人士稱,這與不同機構對權益類資產的不同配置策略有一定關系。目前險資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仍有較大上升空間,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需求較大,加大調研力度有利于平衡和管理投資風險。而對銀行理財子公司而言,理財產品仍以固收類為主,權益類產品占比較小。
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6月14日,由銀行理財公司發行的目前處于“在售”和“存續”狀態的理財產品共有9133只,其中權益類產品僅有22只,占比僅為0.2%。
此外,投資者對權益類理財產品的接受度也有待提升。多家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購買理財產品的客戶大多風險承受能力有限,因此更偏向于配置收益穩健的產品。
關注“穩增長”領域
從行業來看,電子設備和儀器、電子元件、金屬與非金屬、區域性銀行、電氣部件與設備等領域是保險機構與銀行理財子公司共同關注的重點。個股方面,怡合達、偉星新材等成為銀保機構密集調研對象。
但在部分領域,保險機構與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調研思路略有不同。例如,區域性銀行板塊,保險機構重點關注了常熟銀行、寧波銀行,而理財子公司則對江陰銀行調研較多。
展望后市,多數機構認為,目前A股的估值修復主行情仍處初期,指數上行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短線有望繼續修復。
中信證券聯席首席策略師裘翔表示,當前仍處于估值修復主行情初期,6月至中報季是估值修復的主行情階段。配置上,建議堅持均衡布局現代化基建、地產、復工復產和消費修復四大輪動主線。
策略方面,中金公司建議投資者關注三個方向:一是“穩增長”或有政策支持的領域,如基建的傳統基礎設施及部分新基建。二是估值不高且與宏觀波動關聯度相對不高的領域,特別是部分高股息領域,如基礎設施、電力及公用事業、水電等。三是基本面見底、供應受限或景氣程度在繼續改善的部分領域,如農業、部分有色及部分化工子行業、煤炭、光伏與軍工等。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